首页 > 应用软件 > 软件产业 > 解决方案 > 正文

“互联网+”时代 应抓住移动互联网浪潮
2015-04-09 18:40  牛华网    我要评论()
字号:T|T

自从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之后,产业界就掀起了如何开发互联网资源的热烈讨论。“互联网+”的本质是传统产业的网络化、数据化,所以对于传统行业来说,用互联网对既有运营形态进行改造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改善组织经营状况的重要方式。

移动互联网处于“风口浪尖”

如果说互联网是当前国内经济的风口,那么移动互联网无疑是“风口浪尖”了。移动互联网最大的意义在于其极大拓展了联网设备的数量与应用范围,使得网络从“需求”转变为“状态”。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移动互联网或者说物联网世界中,电脑、手机、手表甚至是眼睛、鞋子都可以连接网络。由于网络基础设施的高度发达,用户对于网络连接状态的关注将渐次削弱,是否联网不再是一个重要的命题,联网之后的数据怎样获取与利用才是关键。

我们惊奇地发现,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信息的获取与连接方式,加速了信息(数据)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中的渗透,直接促进了产品生产、交易成本的显著降低,从而深刻影响着经济的形态。以数据应用为例,在传统的产业运行机制中,组织如果想要获得运营数据,必须通过调查问卷或是随机访谈等形式来进行,但是这种市场调查所得到的数据样本并不能完全覆盖总体,而且统计的方式与样本质量会极大的影响信息的真实性。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组织可以将服务绑定在手机APP之上,用户在使用服务的同时也会将数据发送到服务器,这种方式得到的信息不仅准确,而且非常及时,对组织的经营行为形成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前组织对于移动互联网的利用有两种主流方式:第一种是将移动互联网作为提高生产力的工具,在组织内普及移动终端,并将移动OA、移动邮件、移动即时通讯等系统引入到工作的流程之中;第二种方式是以占有市场为目标,推出移动应用、移动终端等产品或解决方案。这两种方式并不矛盾,组织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来选择移动化的部署方式。” 国信灵通市场总监张永利解释。

布局移动互联网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在决定对组织进行移动互联网改造之前,组织也应该清醒的意识到,移动互联网有其两面性,其带来的不一定都是好处。如果应用不当,移动互联网可能对组织产生反作用,不仅无法帮助组织达成预定的经营目标,还可能导致组织的IT管理混乱。

国信灵通市场总监张永利强调指出,“移动化最直接的问题是信息安全威胁,在移动化的初期,组织往往只注意到移动设备与移动应用的部署,而忽略了相应安全解决方案的部署,这给组织的数据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忧:与固定式PC或服务器终端不同,移动终端可随身携带的特性让其更加容易发生丢失、被盗等安全事件,而且移动终端会被广泛应用于组织以外的场景,这就脱离了传统安全防护模式的网络边界,安全问题会更加严重。”

另外一个问题发生在信息融合环节,移动应用与PC端应用在系统结构、API、应用场景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不同,如何将移动应用接入到组织整体的信息化流程之中,并保证各种应用之间并行不悖是一个并不轻松的课题。

如果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很容易发生 “数据打架”、“应用崩溃”等衍生问题,甚至会因为体验不佳遭到员工的“主动抵制”。

如何迎接“互联网+”时代

为了帮助组织更有效地发挥移动互联网对生产力的提升作用,迎接“互联网+”时代,国信灵通推出了能够满足移动化需求的整体解决方案,具体包括:NQSky EMM、NQSky MEAP、安全加固等解决方案,方案专注于解决用户在移动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能够跨平台提供移动设备管理、移动应用管理、移动内容管理、移动消息管理等功能,解决组织移动智能终端统一配置、设备丢失、数据泄露、文档安全共享等问题,帮助组织打造高效和安全的移动化建设。

目前,金融、能源、医疗、制造等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布局移动互联网,在移动应用开发、移动终端推广方面的投入也“一掷千金”。从短期来看,这种投入的直接收益有限,往往并不会产生较高的投资回报率,但组织对于移动互联网的布局并不是仅在意直接收益,而是更重视数据的价值,以及由此带来的先发优势。

“由于移动互联网在未来组织的信息化中占据主流应用地位,因此仅仅停留引入移动设备、对组织信息化系统进行修修补补是不够的。正确的应对方法是从全局出发,系统地考量移动化给组织信息化带来的改变,并部署更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样才能真正体验到‘互联网+’带来的强大推动力。” 国信灵通市场总监张永利指出。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国信灵通

责任编辑:任光飞

我要评论

已有 位网友参与评论

本类最热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备11016551号-2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1号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